動物、小動物圖片及名稱大全,歡迎來到奇妙的動物世界,歡迎光臨愛動物網(wǎng)!

歡迎小伙伴加入愛動物交流群:186478492  愛動物交流群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作者:佚名 2015-04-29 瀏覽: 4,848 評論:0

摘要: “獸腳類”是恐龍當中最耀眼的一個分支,所有的食肉恐龍——恐龍當中最聰明、最敏捷、最強悍的種類,都屬于這個家族,今天的鳥類也是它們的后裔。在整個恐龍時代,它們都牢牢占據(jù)著陸地食物鏈的頂端。然而,與人們普遍的印象不同,并非所有獸腳類恐龍都是無肉不歡的捕食者。最近刊...

“獸腳類”是恐龍當中最耀眼的一個分支,所有的食肉恐龍——恐龍當中最聰明、最敏捷、最強悍的種類,都屬于這個家族,今天的鳥類也是它們的后裔。在整個恐龍時代,它們都牢牢占據(jù)著陸地食物鏈的頂端。然而,與人們普遍的印象不同,并非所有獸腳類恐龍都是無肉不歡的捕食者。最近刊登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點擊鏈接可查看論文全文),在侏羅紀晚期的智利,曾經(jīng)生活著一種吃素的獸腳類“異端”——智利龍[1]。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智利龍復原圖。圖片來源:Gabriel Lío

侏羅紀恐龍,精彩超乎想象

雖然“侏羅紀”的大名因為那部電影而廣為人知,但在恐龍研究者們看來,白堊紀才是恐龍演化的巔峰(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白堊紀長達8000萬年,是寒武紀以來持續(xù)最久的一個紀元)。相比白堊紀恐龍物種的百花齊放,侏羅紀的恐龍種類還是比較單調(diào)的。

在智利龍發(fā)現(xiàn)之前,人們知道的侏羅紀獸腳類恐龍要么是異特龍、蠻龍這樣的大型食肉恐龍,要么就是嗜鳥龍、秀頜龍這樣的小型食肉恐龍,而無一例外,這些恐龍都傳承了它們?nèi)B紀祖先的老本行——吃肉。而中小型植食恐龍的生態(tài)位,則由恐龍中的另一個分支——鳥腳類恐龍所占據(jù)。而智利龍無疑在是在侏羅紀扮演了搶這些鳥腳類恐龍“飯碗”的角色。

從頭到腳,不走尋常路

智利龍的全名為“迭戈蘇亞雷斯智利龍”(Chilesaurus diegosuarezi),其化石發(fā)現(xiàn)于智利南部的托奇組地層(Toqui Formation)。此次發(fā)現(xiàn)的智利龍化石包括至少4個不同發(fā)育階段的個體,體長約在1.2米~3.2米之間。比起鄰居家30多米長的阿根廷龍,氣勢上還是差了不少,只能算是一種中小型的恐龍。至于翻譯成中文長達六個字的種名,則是為了致敬7歲時就發(fā)現(xiàn)了托奇組地層第一具化石的迭戈·蘇亞雷斯(Diego Suarez)。

智利龍身體修長,雙足行走,粗看起來跟其他獸腳類沒什么不同。不過,智利龍身體的各個部分更像是獸腳類各個分支的大雜燴:它們的頭骨像角鼻龍類,前肢和肩帶像早期堅尾龍類,骨盆像虛骨龍類……智利龍的前肢雖不算太短(是后肢長度的56%),卻只有兩個指頭,沒法不讓人聯(lián)想到霸王龍的小短手;它們的后腳又大又平,骨骼結(jié)構(gòu)跟已知的所有獸腳類都不相同,倒有幾分像蜥腳類的恐龍。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和小短手一樣,智利龍的前肢只有2個手指,這在侏羅紀的獸腳類恐龍中十分罕見。圖片來源:Gabriel Lío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在分類上,智利龍屬于和大多數(shù)獸腳類不同的一個分支,加之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比較溫暖,因此不一定身披羽毛。圖片來源:Gabriel Lío

然而,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比起那些腦袋又尖又窄,嘴里長滿尖牙的獸腳類肉食恐龍,智利龍的頭骨短而高,口中的牙齒呈釘狀,排列整齊,很像是蜥腳類恐龍(那些長脖子的笨重家伙,比如我們的果殼龍和前一陣子“回歸”的雷龍)的牙齒。另外,它們的齒尖還有較重的磨損痕跡——這表明,看起來呆呆的智利龍,顯然是一位“素食者”。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智利龍的部分頭部骨骼:a. 右額骨;b. 右側(cè)眶后骨;c. 不完整的右側(cè)(?)上頜骨,可以見到釘狀的牙齒(t);d. 右側(cè)牙齒。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骨骼驚奇”的智利龍顯然讓研究者們在分類上費了不少腦筋。目前的結(jié)論是,智利龍屬于獸腳類主干“堅尾龍類”在演化早期就分化出去的一個類群,而其他的堅尾龍類大多屬于”肉食龍類”(異特龍、鯊齒龍、南方巨獸龍等)、“斑龍類”(斑龍、棘龍等)或是繁盛的“虛骨龍類”(包括暴龍類、恐爪龍類、似鳥龍類、鐮刀龍類等知名度最高的類群)這幾大家族。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目前的研究認為,智利龍(綠色圓點)屬于獸腳類主干“堅尾龍類”(Tetanurae)。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捕食太辛苦,還是吃素吧

從吃肉演化成吃素的典型案例,可能要算是大熊貓了——其實不光是大熊貓,整個熊科家族,在演化中都從偏重肉食轉(zhuǎn)向了雜食。畢竟捕食是刀尖上舔血的生活方式,稍有差池就可能性命不保,種群數(shù)量也很受限制;而如果改成吃素的話,食物管夠,生存難度就能降下來了。但反過來,從純植食動物演化到捕食者,在脊椎動物中就非常罕見了。

雖然之前沒發(fā)現(xiàn)侏羅紀的素食獸腳類,但在白堊紀的獸腳類恐龍當中,確實有不少走上了這條道路。2010年,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林賽·扎諾(Lindsay Zanno)和皮特·馬科維奇(Peter J. Makovicky)發(fā)現(xiàn),在他們分析的90種獸腳類恐龍(均屬于虛骨龍類)當中,有6大類、44種可能以植物為食[2]!

比如下面這幾位獸腳類中吃素的“后輩”們:

切齒龍(Incisivosaurus

切齒龍發(fā)現(xiàn)于著名的中國遼西地區(qū),它們生活在1.28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是竊蛋龍類已知最早的成員。這種體長不到1米、身披羽毛的小型恐龍身上最醒目的特征,就是那對一對“板牙”,很像哺乳動物的門齒。這種板牙很適合剪切植物,加上它們兩頰帶有咀嚼面的棒狀牙齒,妥妥的植食動物。不過,后來的大部分竊蛋龍類都走上了雜食路線,嘴巴演化成了沒有牙齒的角質(zhì)喙。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切齒龍屬模式種高氏 切齒龍( Incisivosaurus gauthieri)的復原圖。圖片來源:ru.extinct-animals.wikia.com

鐮刀龍(Therizinosaurus

2米多長的修長前肢,大砍刀一般的六根巨爪,小小的腦袋,鼓鼓的肚子和短粗的尾巴,使鐮刀龍成為了最另類的獸腳類恐龍。它們鈍重的體型顯然不適合追捕獵物,不過其頭骨、牙齒的結(jié)構(gòu)卻很適合吃植物,大肚子則能容納吃素所需的龐大消化系統(tǒng)。至于醒目的長臂和巨爪,不僅是強有力的自衛(wèi)武器,也便于把植物枝葉拉扯到嘴邊。

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鐮刀龍類有10多個屬,鐮刀龍屬(僅發(fā)現(xiàn)一個物種,即龜形鐮刀龍Therizinosaurus?cheloniformis)是其中最大的,體長可達9~10米,而有些較小的種類只有四五米長。憑借巨爪護身,它們在食肉恐龍面前無需逃跑,就算大腹便便也沒關(guān)系。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龜形鐮刀龍復原圖。圖片來源:dinosaur-world.com

似鳥龍(Ornithomimus

盡管并不是最接近鳥類的恐龍(恐爪龍類才是),但體態(tài)輕盈的似鳥龍確實和今天的鴕鳥、鴯鹋等大型鳥類很相似。似鳥龍及其親戚的四肢、脖子修長纖細,嘴里像鳥一樣沒有牙齒。曾有研究者認為,它們像火烈鳥一樣是“濾食性”——站在水里把嘴埋入水面,過濾細小的浮游生物為食。但對體重可達170千克的似鳥龍來說,這種攝食方式的效率實在太低了。而且,有些似鳥龍類的化石內(nèi)部,還有光溜溜的石頭——很可能是植食恐龍當中很常見的“胃石”。這些被它們吞到胃里的石頭可用于磨碎植物。

吃肉家族里的吃素者—智利龍

似鳥龍復原圖。圖片來源:Robert F.Walters,dinoart.com

這一次“非主流”的智利龍橫空出世,表明侏羅紀的恐龍演化要比過去認為的更加復雜——或許在獸腳類演化早期,就有許多獸腳類恐龍像大熊貓一樣,把食譜從吃肉轉(zhuǎn)變成了吃素呢。而智利龍身上類似蜥腳類的后足和牙齒,研究者推測應(yīng)該只是一種趨同演化,骨子里它們還是如假包換的純種獸腳類。至于智利龍的祖先和演化過程是什么樣的?除了當時的南美洲,其他地方,尤其是南半球各個大陸,還有沒有類似的素食獸腳類存在?這些疑問都要等待今后的研究來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