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小動物圖片及名稱大全,歡迎來到奇妙的動物世界,歡迎光臨愛動物網(wǎng)!

歡迎小伙伴加入愛動物交流群:186478492  愛動物交流群

  • 逆戟鯨知識
  • 逆戟鯨百科
  • 逆戟鯨資訊

  • 抱歉,該分類下還沒有文章!

逆戟鯨 @@@@

虎鯨(學名:Orcinusorca)是一種大型齒鯨,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頭部略圓,具有不明顯的喙;背鰭高而直立,彎曲長達1米;身體黑、白兩色。兩翼骨遠隔開。顳窩大。下頜骨相對較短。在上、下頜每齒列有10~12枚圓錐形的齒。嘴巴細長,牙齒鋒利,性情兇猛,食肉動物,善于進攻獵物,是企鵝、海豹等動物的天敵。有時它們還襲擊其它鯨類,甚至是大白鯊,可稱得上是海上霸王?;ⅥL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有一些群體組成的家族是動物界中最穩(wěn)定的家族?;ⅥL的一些復(fù)雜社會行為,捕獵技巧,和聲音交流,被認為是虎鯨擁有自己的文化的證據(jù)。分布于幾乎所有的海洋區(qū)域,從赤道到極地水域,以北美洲海域居多。水溫或深度沒有限制其范圍。分布延伸到許多封閉或半封閉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亞灣,墨西哥灣,紅海和波斯灣。

中文學名
虎鯨
拉丁學名
Orcinusorca
別稱
逆戟鯨、殺人鯨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鯨目
海豚科
虎鯨屬
虎鯨
分布區(qū)域
無限制,以北美洲海域居多。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英文名稱
KillerWhale
英文名稱
Orca

目錄

外形特征

虎鯨成年雄性身長最大記錄是9.75米,體重9524千克。是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身體大小、鰭肢大小和背鰭高度有明顯的性二型。雌性最大體長達7.70米,雄性體長達9米。雄性成體的背鰭直立,高可達1.0~1.8米,雌性的背鰭明顯地鐮刀形,高不及0.7米。頭部略帶圓,具有不明顯的喙。橢圓形的鰭肢位于體全長的前1/4處。雄性的鰭肢長可達體全長的20%,雌性的達11%~13%。尾葉寬可超過體全長的1/5。體背面黑色,在背鰭后方有1個淺灰色的鞍斑。下頜及從下頜前端到尿殖區(qū)的體腹面白色。有1個白色的葉狀斑從尿殖區(qū)向上伸到背鰭后的體側(cè)。尾葉的腹面白色或淺灰色,可能具黑色邊緣。在每側(cè)眼的后上方各有1個白色橢圓形斑。鞍斑在年幼時不明顯,性成熟后更顯著。[1]

成體頭骨的髁基長可達1000mm。在眶前凹前方過兩前頜骨的寬小于吻突寬。兩翼骨遠隔開。顳窩大。下頜骨相對較短。在上、下頜每側(cè)都有10~12枚齒,其橫切面呈橢圓形,齒尖向內(nèi)和向后。在一些較老的個體,齒常被磨蝕或潰爛損壞。[1]

虎鯨體形很大,呈紡錘形,表面光滑,皮膚下面有一層很厚的脂肪用來保存身體的熱量。體長約為600~1000厘米,體重5000~000千克。身體上的顏色黑白分明,背部為漆黑色,只是在鰭的后面有一個馬鞍形的灰白色斑,兩眼的后面各有一塊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為雪白的顏色。頭部較圓,沒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頭頂?shù)挠覀?cè),有開關(guān)自如的活瓣,當浮到水面上時,就打開活瓣呼吸,噴出一片泡沫狀的氣霧,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氣就變成了一根水柱。前肢變?yōu)橐粚?,很發(fā)達,后肢退化消失。高聳于背部中央的強大的三角形背鰭,十分顯眼,雄獸的可達1.5米高,既是進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頜上共有40~50枚圓錐形的大牙齒,能把一只海獅整個吞下。[2]


  
體長(最長)體重(最重)
雄性9.8米9000千克
雌性8.5米5,500千克

初生虎鯨

2.1~2.4米180千克

[3]

棲息環(huán)境

虎鯨的生境為極地和溫帶海域為主。廣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冰島,對于水溫、深度等因素似乎沒有明顯的限制。它們在高緯度地區(qū)有相當高的棲息密度,特別是在獵物充足的海域。它們的移動情形普遍與追蹤獵物或增加捕食率有關(guān),時間通常在魚類產(chǎn)卵季與海豹的生產(chǎn)期。到了夏天,大西洋中大多數(shù)的虎鯨都棲息于浮冰邊緣或有浮冰的水道,以須鯨、企鵝、海豹等為食。它們會遷徙至何處、會移動多遠,仍未有定論。部分虎鯨會終年停留于南極海域,而在北極的虎鯨則很少接近浮冰。據(jù)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虎鯨研究者指出,當?shù)赜卸ň有团c過境型兩種型態(tài)的虎鯨群,當?shù)亟K年皆可發(fā)現(xiàn)此二種群體。部分個體有非常大的活動范圍,由各地的照片辨識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些虎鯨的活動范圍自阿拉斯加一直到美國南方的加州。

生活習性

游水

虎鯨時常會有躍身擊浪、浮窺等行為,或是以尾鰭或胸鰭拍擊水面。在海灣的淺水地帶,它還喜歡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鉤拉海藻,發(fā)出“呼呼”的聲音,不久,渾身就披滿了半透明的海草?;ⅥL的泳速最快可達時速55公里,可閉氣17分鐘左右。當周遭空氣涼爽時,通??煽匆娝鼈兊桶蕵渲畹膰姎狻;ⅥL的水柱是傾斜的,又粗又矮,不像須鯨一樣,又細又高。它們對船只的反應(yīng)多樣,冷漠忽視或是充滿好奇心都有可能。偶爾會集體擱淺,群體有時會被困在潮池或海灣中。在北極與南極海域,因為風吹而快速產(chǎn)生的浮冰對虎鯨而言是一大麻煩,有時會因此迫使它們停留于水面狹窄的小水域里相當長的時間。[4]

聲音

如果說座頭鯨是鯨類中的“歌唱家”,白鯨是海中“金絲雀”,那么虎鯨就是鯨類中的“語言大師”了,它能發(fā)出62種不同的聲音,而且這些聲音有著不同的含義。例如在捕食魚類時,會發(fā)出斷斷續(xù)續(xù)的“咋嚏”聲,如同用力拉扯生銹鐵門窗鉸鏈發(fā)出的聲音一樣,魚類在受到這種聲音的恐嚇后,行動就變得失常了?;ⅥL不僅能夠發(fā)射超聲波,通過回聲去尋找魚群,還能夠通過超聲波判斷魚群的大小和游泳的方向。這種能力,對生活在海洋里的食肉動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難在這種環(huán)境里看清遠處的捕食目標。[4]

集群

虎鯨喜歡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總有2~3個小時靜靜地呆在水的表層,因為肺部充滿了足夠的空氣,所以能夠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鰭。群體成員間的胸鰭經(jīng)常保持接觸,顯得親熱和團結(jié)。如果群體中有成員受傷,或者發(fā)生意外失去了知覺,其它成員就會前來幫助,用身體或頭部連頂帶托,使其能夠繼續(xù)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覺時也扎成一堆,這是為了互相照應(yīng),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它們在一起旅行、用食,以種群為社會組織,在廣大的家庭中休息,互相依靠著生存長大。[4]

社會祖系

位于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定居型虎鯨,其基本社群單位為小型母系群體,一般由2至9頭血緣關(guān)系相近的虎鯨所組成,此母系群體會長期維持穩(wěn)固,所有成員似乎會共同分擔養(yǎng)育工作。幾個這樣的群體會共同組成一個小群(通常用以描述一群彼此間有社交行為聯(lián)系的鯨目動物),典型的小群通常包含成年、未成年的雌雄虎鯨與仔鯨,多半由最年長的雌鯨居于領(lǐng)導地位,而待在小群里的雄鯨通常是該雌鯨的后代。甚至有的雄性虎鯨長到9米還在小群中生活。[5]

虎鯨的社會形態(tài)是母系,交配對象的選擇比較復(fù)雜,不是由雄性的力量決定一切:例如鯨群的族長有時能活到80歲,在晚年也有交配的例子,她們選擇交配的對象一般是鯨群內(nèi)部年長的雄性。雌鯨選擇對象的標準科學家并不清楚,很少觀察到交配的現(xiàn)場,只知有母親,不知父親在哪。[2]

鯨群內(nèi)沒有父子關(guān)系和父女關(guān)系,雄性的責任是出去尋找食物,然后引導鯨群集體獵殺,分工明確,沒有地位的高低;而母女、母子關(guān)系則非常穩(wěn)定,是一輩子的關(guān)系,一般不會離群。出現(xiàn)孤鯨的原因一般是受傷或迷路。當族群過大時,會“分家”,產(chǎn)生一個新的族群。[6]

捕獵

有時虎鯨會采團體的方式打獵,它們利用從隆額(海豚科用來制造回音定位的部位,會將聲音集中成一束)發(fā)出的超音波互相溝通和聯(lián)系,并策畫戰(zhàn)術(shù)。它們也會合力將魚群集中成一個大球,然后輪流鉆入取食。獵捕海狗時,虎鯨會在滿潮前觀察直達海灘的裂縫溝渠,當滿潮時溝渠會灌滿水,并在沙灘上形成一片淺水域,此時虎鯨會沿著溝渠沖上海灘,并故意讓自己擱淺,以趁機捕食海狗或海獅,有時一只虎鯨會露出大背鰭吸引海狗群的注意,這時另一只虎鯨就會悄悄的靠近捕殺海狗,當獵物脫逃時,另一只虎鯨就會沖上去接替捕食。類似地,虎鯨有時會將腹部朝上,一動不動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當烏賊、海鳥、海獸等接近它的時候,就突然翻過身來,張開大嘴把它們吃掉,有時也會用尾巴將獵物擊昏,如海獅等,再進行捕食。[3]

虎鯨的食物包括魚類、其他鯨類、鰭足類、海獺類、鳥類、爬行類和頭足類。在南極采集的虎鯨的362個胃中,217個含有魚類,75個含有小須鯨的殘余,35個含有鰭足類,35個含有頭足類。[1]

虎鯨的大腦非常發(fā)達同時身體擁有強大力量,憑借這些優(yōu)勢,這些高智商動物能夠追趕和捕殺海洋中的很多頂級捕食者。一些虎鯨家族成員的菜單上至少列出了9種鯊魚美味,其中就包括令很多動物聞風喪膽的大白鯊和灰鯖鯊。

虎鯨專家、對虎鯨行為進行了長達17年研究的英格里德·維薩爾博士表示:“令人印象最深的策略就是施展空手道中的掌劈?!被ⅥL會利用尾巴將鯊魚趕出水面,整個過程中甚至不用與鯊魚發(fā)生身體接觸。借助于尾巴產(chǎn)生的上升力,它們能夠制造一個漩渦,將鯊魚置于其移動時形成的水流之上。一旦獵物露出水面,虎鯨便轉(zhuǎn)動身體同時將尾巴伸出水面,而后像施展空手道中的掌劈一樣攻擊鯊魚。[2]

將鯊魚劈暈之后,虎鯨會抓住鯊魚并將其翻轉(zhuǎn)過來。這顯然是一項令人不敢相信的策略,說明虎鯨非常了解自己的對手。在被迅速翻轉(zhuǎn)倒置之后,鯊魚進入癱瘓狀態(tài),也就是所謂的“肌肉緊張性停滯”,從此任由虎鯨宰割。[3]

來自新西蘭諾斯島圖圖卡卡的維薩爾表示:“虎鯨并不了解鯊魚的生理學結(jié)構(gòu),但所表現(xiàn)出的行為確實說明,它們知道采取一項確定的行動之后會帶來怎樣的效果。你不必為了開車就去掌握汽車的工作原理,你所要了解的就是怎么做才能讓車子行駛起來。同樣地,虎鯨似乎知道一旦將鯊魚翻轉(zhuǎn)過來,它們便會喪失反擊能力?;ⅥL所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痹诨ⅥL身上,科學家還觀察到其它一些攻擊手法,其中就包括“圍捕”,即鯨群圍住一條落單的鯊魚而后展開正面進動,或者從下方悄悄逼近,趁其不備迅速偷襲鯊魚下腹部。[6]

維薩爾說:“通常情況下,虎鯨都會將鯊魚翻轉(zhuǎn)過來,此時的鯊魚已經(jīng)無力反擊,一次成功的捕獵行為就此結(jié)束,最后要做的就是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認為虎鯨并不會專門制定外出捕殺鯊魚的計劃。在海洋覓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機會出現(xiàn),它們便毫不留情地對鯊魚展開攻擊。”[7]

分布范圍

分布于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巴多斯,伯利茲,貝寧,百慕大,巴西,英屬印度洋領(lǐng)地,汶萊,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佛得角,開曼群島,智利,中國,科科斯群島,哥倫比亞,科摩羅,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群島,哥斯達黎加,科特迪瓦,古巴,丹麥,吉布提,多米尼克,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薩爾瓦多,赤道幾內(nèi)亞,??颂m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法羅群島,斐濟,法國,法屬圭亞那,法屬波利尼西亞,加蓬,岡比亞,加納,直布羅陀格陵蘭,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關(guān)島,危地馬拉,幾內(nèi)亞,幾內(nèi)亞比紹,圭亞那,海地,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洪都拉斯,冰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牙買加日本,肯尼亞,基里巴斯,利比里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紹爾群島,毛里塔尼亞,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lián)邦,摩納哥,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瑙魯,荷蘭,荷屬安的列斯群島,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尼加拉瓜,尼日利亞,紐埃,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帕勞,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波多黎各,俄羅斯聯(lián)邦,圣赫勒拿,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圣基茨和尼維斯,圣盧西亞,圣皮埃爾和密克隆,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塞內(nèi)加爾,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西班牙,斯里蘭卡,蘇里南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英國,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群島,烏拉圭,瓦努阿圖,委內(nèi)瑞拉,越南,維爾京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國,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也門。[9]

旅鳥:德國。[9]

繁殖方式

虎鯨全年都可以交配,雌獸每3~5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年,每胎產(chǎn)1仔,哺乳期也需要1年左右,在出生后的1~2年內(nèi),幼仔在饑餓或者呼喚雌獸時,只能發(fā)出粗厲的聲音。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模仿成體的聲音,改進和豐富自己的叫聲,但由于虎鯨的語言復(fù)雜而多變,幼仔要完全掌握成體的“語言”,至少需要花上5年多的時間。[2]

虎鯨為多配性的。在西北太平洋,多數(shù)在5~7月間進行交配。在東北太平洋,它們大多在10月至次年3月間產(chǎn)仔。雄性性成熟體長5.2~6.2米,雌性性成熟體長4.6~5.4米。雌性在11~16年間生產(chǎn)第一個可存活的仔鯨,在北太平洋記錄的最小的新生仔鯨長2.28米。產(chǎn)仔間隔約5年。雌性約在40齡時停止產(chǎn)仔,其后生殖期平均約10年,可延長到30年以上。平均壽命估計達80~90年。雄性約在15齡達性成熟,平均壽命約29年,最大壽命約50~60年。[1]

亞種分化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基因組研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對虎鯨線粒體的脫氧核糖核酸測序后發(fā)現(xiàn)了至少3個新的虎鯨物種,這也表明全球海洋中存在不止一種虎鯨。[10]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高度平行測序技術(shù)”對139只虎鯨線粒體的脫氧核糖核酸進行了測序。這批虎鯨來自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以及南極大陸附近海域。研究人員最終發(fā)現(xiàn),在南極海域生活的兩種分別主要以魚和海豹為食的虎鯨可能屬于新物種,此外,北太平洋地區(qū)也存在新的虎鯨種群。[10]

領(lǐng)導這項研究的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遺傳學家菲利普·莫林表示,與其他鯨類一樣,虎鯨體內(nèi)的線粒體也很少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生變化,因此不查看整個基因組很難發(fā)現(xiàn)新進化的虎鯨物種。但利用“高度平行測序技術(shù)”可以通過測量來自世界各地的虎鯨組織樣本完成對虎鯨線粒體的基因組測序,從而分辨出新物種。[10]

種群現(xiàn)狀

歷史上,虎鯨在日本、挪威、和前蘇聯(lián)曾是直接捕獵的對象。已沒有直接捕獵虎鯨的漁業(yè)。20世紀60年代水族館中虎鯨表演的興起,促使活捕虎鯨的漁業(yè)迅速發(fā)展。隨著虎鯨飼養(yǎng)下繁殖技術(shù)的發(fā)展,活捕的需求已經(jīng)下降。海上石油泄漏和其他有毒物質(zhì)的污染對虎鯨的健康構(gòu)成了一些威脅,海上交通對虎鯨獵物的干擾則是一個潛在的影響。在南極估計有70000頭虎鯨,對其他海域的虎鯨只有一些零星的數(shù)量調(diào)查?!妒澜缱匀槐Wo聯(lián)盟》(IUCN)200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虎鯨被列為低危(LR)等級。[1]

虎鯨并沒有滅絕之虞,但人為獵捕可能已造成部分地區(qū)族群的減少。位于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虎鯨,無論是定居型或過境型皆僅余數(shù)百頭,同時深受污染、重型船只行駛,以及獵物減少等生存威脅。密集的賞鯨活動可能會干擾虎鯨的生活,而那些為了保護鮭魚養(yǎng)殖場免受鰭腳類入只行駛,以及獵物減少等生存威脅。密集的賞鯨活動可能會侵的人們可能會將虎鯨驅(qū)逐出它們原本偏好的棲地。估計在太平洋東部熱帶海域約有8500頭虎鯨,在阿拉斯加水域至少有850頭,日本外海可能達2000頭以上,而夏季在南極水域約有8000頭虎鯨分布,分布范圍內(nèi)的其他地區(qū)可能在數(shù)百至千余頭之間。當前在日本、印尼、格陵蘭、與西印度群島的捕鯨者仍持續(xù)捕捉虎鯨,雖然捕殺量少,但對當?shù)刈迦簠s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影響。[9]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數(shù)據(jù)缺乏(DD)。[9]

飼養(yǎng)馴化

虎鯨在水族館里可以飼養(yǎng)馴化,既聰明又聽話,還能學會許多技藝,表演各種節(jié)目,最激動人心的節(jié)目有“迎客”:隨著鈴聲將巨大的頭部露出水面,向觀眾徐徐游去,以示“歡迎”,或者任憑飼養(yǎng)員騎在背上到處跑,甚至還讓飼養(yǎng)員把頭伸人它的巨嘴里,一動也不動;“躍水吞魚”:破水而出,張開大口,躍到5米多高處,吞下掛在那里的一條大魚;“速游中縱跳”:先沿著池邊快速游泳,破浪疾駛,時而躍出水面;“召之即來”:聽到召喚信號,立即游過來;“貓捉老鼠”:虎鯨腹部朝上,兩只胸鰭露出水面,馴養(yǎng)員坐在它的胸部,一只手握著它的牙齒,隨虎鯨在水中兜上幾圈之后,便跳進水中,這時,虎鯨從背后追上,再次把他馱在背上,并且多次重復(fù)著這個動作……。其實,虎鯨變得這樣溫順是因為人們掌握了它的一個弱點:一旦離開了同類而單獨生活時,膽量就變得很小了。當然,在精彩的表演之后,鮭魚、金槍魚等美味佳肴作為獎賞也是必不可少的。[2]

由于虎鯨智力出眾,也被人們通過馴化來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務(wù),例如美國海軍夏威夷水下作戰(zhàn)中心,每年要花費數(shù)百萬美元來訓練一只動物部隊,虎鯨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員之一,可以進行深潛、導航、排雷等工作。人們還訓練虎鯨打撈海底遺物,播放虎鯨的聲音嚇跑海水中的害獸,或者把它當成海中警犬,看護和管理人工養(yǎng)殖的魚群等。[2]

注:虎鯨圖冊網(wǎng)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