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小動物圖片及名稱大全,歡迎來到奇妙的動物世界,歡迎光臨愛動物網(wǎng)!

歡迎小伙伴加入愛動物交流群:186478492  愛動物交流群

  • 伯勞知識
  • 伯勞百科
  • 伯勞資訊

伯勞 @@@@

雀形目(Passeriformes)伯勞科(Laniidae)鳥類,約64種,體型中等,掠食性;尤指:伯勞亞科(Laniinae)伯勞屬(Lanius)25種鳥類(真伯勞)。能用喙啄死大型昆蟲、蜥蜴、鼠和小鳥。會將捕獲的餌物穿掛在荊刺上,正如人類將肉掛在肉鉤上,故又名屠夫鳥。真伯勞獨居,鳴聲刺耳,灰或灰褐色,常有黑色或白色斑紋。大灰伯勞(L.excubitor)分布最廣。

俗稱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蟲鳥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大都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常棲于樹頂,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復(fù)返回樹枝;常將獵獲物掛在帶刺的樹上,在樹刺的幫助下,將其殺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稱其為屠夫鳥。巢呈杯狀,置于有棘的樹木或灌叢間。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雜斑。它們大多數(shù)為我國的候鳥。

中文學(xué)名
伯勞
拉丁學(xué)名
Lanius
別稱
屠夫鳥、胡不拉、鶪、鵙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目
鳴禽亞綱
伯勞科
伯勞屬

目錄

伯勞形態(tài)特征

為中小型雀類,嘴大而強,先端具利鉤和缺刻,嘴須發(fā)達。翅短圓。尾長。頭較大,大多數(shù)種類均具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雌雄羽色相似或不同。

伯勞生活習(xí)性

伯勞生性兇猛,素有“小猛禽”之稱,通常以昆蟲為食,但也可以捕獲青蛙、老鼠甚至其他小型鳥類。中國潛心研究伯勞的生活習(xí)性,已成功人工繁殖。伯勞成為人們喜愛的新鳥種,易于壓口,和換食料,性格剛烈,外觀勇猛,深受廣大鳥友喜愛[1]

伯勞生長繁殖

繁殖期5~7月,滿窩卵4~7枚,以4枚者較普遍。卵淡青色至淡粉紅色,上具淡灰藍及暗褐色斑點,在鈍端較集中。卵重3.0~3.8g,日產(chǎn)1卵。孵卵由雌鳥擔(dān)任,孵化期13~15天。雌鳥在孵卵時,雄鳥擔(dān)任警戒并常銜蟲飼喂雌鳥。由兩性共同育雛,平均每小時喂雛17~24次。雛鳥留巢期13~15天。破殼雛重約2g,5日齡時睜眼,離巢前體重24.5~26.7g?!?/p>

伯勞種群分布

伯勞紅尾伯勞

Laniuscristatus

主要特點是額和頭頂前部淡灰色,背面大部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而無雜斑。頭側(cè)具穿過眼部的黑色寬帶紋,尾羽呈棕紅色。平時棲息于平原或山地的小樹或灌木的頂枝上,性格兇猛,舉目張望四周,一見有昆蟲或其他食餌,即急飛直下而抓住它,然后再返回所棲的樹枝上。性貪食。鳴聲粗厲響亮,叫時仰首翹尾,激昂有力。5~7月繁殖,巢呈粗大的杯狀,由草莖、草根、草穗及梗等編成。巢大多建在闊葉樹上,每窩產(chǎn)4~6枚乳白色卵,上面密布有深淺不一的藍灰和黃褐色斑點。

主要以昆蟲為食,如蝽象、蝗蟲、毛蟲、螻蛄等,也吃少量的益蟲如螳螂等。紅尾伯勞分布廣,幾乎遍布全國,在繁殖期所吃的,除極少數(shù)益蟲外,其他均為害蟲,對農(nóng)林有益,應(yīng)加以保護。[2]

伯勞虎紋伯勞

Laniustigrinus

俗名:粗嘴伯勞、厚嘴伯勞、虎花伯勞、三色虎伯勞。

雄性成鳥:頭頂至上背青灰色;自前額基部、眼先向后,經(jīng)頭側(cè)過眼達于耳區(qū),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肩、背至尾上覆羽以及內(nèi)側(cè)翅覆羽為栗褐色,各羽具數(shù)條黑色鱗狀斑,使整體顯現(xiàn)密集的黑色橫斑;尾羽棕褐,各羽具有寬約1.5mm的暗褐色隱橫紋,橫紋之間的間隔約1.5~2mm;外側(cè)尾羽具淺淡色端;飛羽暗褐色,各羽外緣染以棕紅,內(nèi)側(cè)飛羽更為顯著,最內(nèi)側(cè)數(shù)枚飛羽(三級飛羽)的內(nèi)、外均染棕紅,并有類似尾羽的暗褐色隱橫紋。下體幾全部為純白色,僅脅部顯有暗灰色澤及稀疏、零散的不清晰鱗斑;覆腿羽白色沾淡棕,具黑褐色橫斑;腋羽白色。

雌性成鳥:羽色與雄鳥相似,但前額基部黑色較小,眼先及過眼黑紋沾褐,頭

頂灰色及背羽的栗褐色均不如雄鳥鮮艷;脅部綴以黑褐色鱗狀橫斑。

幼鳥:頭頂與背羽均為栗褐色,滿布黑褐色橫斑;過眼紋褐色或不顯著;下體的胸、脅部滿布黑褐色鱗斑。

背腰、肩及尾羽均為棕紅色,不同點在于頭頂至上背為純石板灰色;背腰及肩羽雜以波狀黑色細橫斑;尾羽也具有暗褐色的橫斑。習(xí)性和紅尾伯勞也相似,廣布于平原、山丘、溝谷等樹木茂密地區(qū),但在山區(qū)的數(shù)量較多。性亦兇猛,不僅捕蟲為食,還會襲擊小鳥和鼠類。

食物中絕大部分是害蟲,如熊蜂、蝗蟲、松毛蟲、蠅類及各種昆蟲。分布于全國各地。這種伯勞與紅尾伯勞一樣,主要以昆蟲為食,而且大部分時間是完全吃蟲的。所吃昆蟲,除少數(shù)為益蟲外,均為農(nóng)林業(yè)害蟲;它雖然也吃一些其他動物,這些動物或是有益的,或是有害的,但所吃數(shù)量顯然有限,無足輕重,應(yīng)加以保護。[2] 

伯勞虎紋伯勞

為林棲鳥類,自平原至丘陵、山地

均有分布,但較多見于丘陵至低山區(qū),從低山(例如山東省煙臺昆帶山的海拔100米處)至中山(例如北京延慶縣山區(qū)的海拔900米處),均采到過它的巢。分布雖然較廣泛,但種群密度較低,而且多分布在紅尾伯勞較少的地區(qū),受到后者的排擠。喜棲息在疏林邊緣,帶荊棘的灌本以及洋槐等闊葉樹,是經(jīng)常選用的巢址。性格兇猛,常停棲在固定場所,尋覓和抓捕獵物。以昆蟲為主食,其中金龜(蟲甲)、步行(蟲甲)、蝗蟲以及膜翅目、鱗翅目昆蟲占絕大多數(shù)。

伯勞棕背伯勞

Laniusschach

是伯勞中體形較大的種類。體長達240毫米左右。主要特征是頭頂?shù)缴媳巢繛榛疑蚝鬂u沾棕色;上體其余部分為紅棕色;兩翅和尾均黑色,下體大部為白色。為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伯勞。棲息于開闊的平原與低山一帶,常在田園、果園及樹叢間活動。性兇猛,嘴爪均強健有力,善于捕食昆蟲、鳥類及其他動物,甚至能擊殺比它自己還大的鳥,如鷓鴣之類。

平時常棲止于蘆葦梢處,東瞻西望,一見地上有食物,就直下捕殺。亦能在空中捕食飛行的昆蟲和小鳥。鳴叫時常昂頭翹尾,激健有力,并能仿效它鳥鳴聲。4~7月間繁殖。巢呈杯形,以草莖、竹葉、嫩枝、蕨葉及其他雜屑等編成。每窩產(chǎn)5枚黃白色卵,上有疏密不等、濃淡大小各異的灰藍和淡紫灰色斑,并綴以銹紅以至紅褐色細點。

過去一般人都認為棕背伯勞專以其他鳥類為食,因而視為害鳥,

研究的結(jié)果證明,它主要還是捕食昆蟲的,如蝗蟲、步形蟲、黑蜂等,此外兼食些野生果實。所殘殺的小鳥在其所吃的食物中占的比重很低,因而對農(nóng)林業(yè)是很有益的。它遍布我國南部各省,為留鳥。

伯勞灰伯勞

Laniusexcubitor

為我國北方常見的一種大型伯勞,體型大小與棕背伯勞近似,通體以灰褐色為主,翅及尾黑色,尾的外側(cè)羽毛鮮白色,很容易識別。它不在我國繁殖,但在春、秋季節(jié)沿我國北方各省遷徙,并有少數(shù)個體在我國越冬。性格兇猛,善捕食鼠類、蜥蜴以及小型鳥類等。

在我國內(nèi)蒙古、西北及東北北部等地區(qū)還常遇到一種在當(dāng)?shù)刂卜敝车幕疑笮偷牟畡?,體色雖與灰伯勞相似,但體型更大一些,尤其是具有顯著長的尾羽,這種伯勞叫做楔尾伯勞或長尾灰伯勞(L.sphenocercus)。[2]

伯勞其他品種

牛頭伯勞

Laniusbucephalus

紅背伯勞

Laniuscollurio

荒漠伯勞

Laniusisabellinus

栗背伯勞

Laniuscollurioides

艾氏伯勞

Laniusgubernator

南非伯勞

Laniussouzae

褐背伯勞

Laniusvittatus

灰背伯勞

Laniustephronotus

灰頂伯勞

Laniusvalidirostris

黑額伯勞

Laniusminor

呆頭伯勞

Laniusludovicianus

南灰伯勞

Laniusmeridionalis

楔尾伯勞

Laniussphenocercus

灰背長尾伯勞

Laniusexcubitoroides

東非長尾伯勞

Laniuscabanisi

肯雅伯勞

Laniusdorsalis

索馬里伯勞

Laniussomalicus

麥?zhǔn)喜畡?/a>

Laniusmackinnoni

領(lǐng)伯勞

Laniuscollaris

圣多美伯勞

Laniusnewtoni

林?伯勞

Laniussenator

云斑伯勞

Laniusnubicus

  • 徐魯《萬物有靈且美》

    徐魯《萬物有靈且美》

    伯勞 少年時代,寫作文喜歡“拽文”逞能,后來漸漸明白了,這樣的作文,難免會留下一些“學(xué)生腔”。比如,那時候我經(jīng)常在作文里使用一個成語“勞燕分飛”,用來描寫即將到...

    動物美文,鳥類 2016-07-11 瀏覽: 4,858 我要評論